中文引用格式: 陈明,蒋丽凤,边东明. 基于位置等效的Link16终端低轨卫星接入设计[J]. 电子技术应用,2025,51(10):58-62.
英文引用格式: Chen Ming,Jiang Lifeng,Bian Dongming. Location-equivalent based Link16 terminal low-orbit satellite access design[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25,51(10):58-62.
引言
低轨道卫星搭载Link16载荷的概念是美国太空发展局(Space Development Agency,SDA)在其“繁衍战士空间架构”(Proliferated Warfighter Space Architecture, PWSA)中提出的重要组成部分。Link16是一种战术数据链路系统,广泛用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的实时态势感知数据共享。将Link16集成到低轨卫星中,旨在扩展其通信范围,提供超视距通信能力,从而增强战场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1-4]。
2023年11月,SDA成功完成了首次从低轨卫星到地面接收站的Link16数据传输演示。在一系列测试中,配备Link16载荷的卫星与地面无线电设备建立了连接,进行了被动和主动的网络接入,获取了精确的频率同步,并传输了多种战术信息[5-7]。
此后,SDA继续推进Link16在低轨卫星中的应用。2024年8月,SDA宣布成功实现了从Tranche 0卫星到一艘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的Link16网络接入,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在实际军事环境中的可行性。
在PWSA的规划中,Transport Layer(传输层)卫星将配备多种通信载荷,包括Link16,以实现高数据速率的连接,支持全球范围内的军事任务。这些卫星还将具备光学通信终端和Ka波段射频收发能力,增强其通信能力和灵活性[8]。
当前研究重点集中于解决Link16战术波形协议在空间传播环境下带来的长时延及高多普勒频偏的问题,如何将Link16信号体制与低轨卫星接入兼容,是目前需要攻克的关键难题。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
//www.51qz.net/resource/share/2000006807
作者信息:
陈明1,蒋丽凤2,边东明1
(1.南京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2.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