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网络安全”再次成为众多两会代表提案的关键词 今年的两会已落下帷幕,“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再次成为众多代表委员提案和议案中的关键词。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已对国家、社会及个人造成巨大威胁。 下面就一起看看对于解决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代表委员们都有哪些好的建议。 最新资讯 传特斯拉与三星SDI合作推动储能电池供应链去中国化 11月5日消息,近日有美国媒体报道称,韩国电池大厂三星SDI公司正在与特斯拉就储能电池供应进行洽谈,若该交易达成,则标志着特斯拉在供应链上“去中国化”的又一个大动作。 报道称,三星SDI与特斯拉洽谈的储能电池合作的价值可能超过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8.50亿元),将在三星SDI与美国Stellantis合资的印第安纳州Kokomo工厂生产,主要用于特斯拉Megapack大型储能系统和Powerwall家用储能产品。 发表于:11/6/2025 LG开始在印度为苹果iPhone产线提供制造设备 11月5日消息,据印度《经济时报》(The Economic Times)报道,韩国LG电子已经开始向苹果公司在印度的iPhone生产线供应生产设备,显示这家韩国科技大厂正积极扩大其在南亚市场的布局。 发表于:11/6/2025 未来5年全球光模块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22% 11月5日消息,近日,光通信行业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人工智能霸主之争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反驳了所有怀疑论者。金融市场屡创新高,将顶尖人工智能公司的估值推高至超越某些发达经济体的GDP。 AI驱动下,2024年以太网光模块市场飙升93%。LightCounting最新的预测显示,2025年和2026年将分别增长48%和35%,但这属于保守估计。该增长受限于InP激光芯片的产能,当前需求是供给的两倍。 发表于:11/6/2025 英飞凌推出首款100V车规级晶体管,推动汽车领域氮化镓(GaN)技术创新 【2025年11月5日, 德国慕尼黑讯】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宣布推出其首款符合汽车电子委员会(AEC)汽车应用标准的氮化镓(GaN)晶体管系列,继续朝着成为GaN技术领导企业的目标迈进,并进一步巩固了其全球汽车半导体领导者的地位。 发表于:11/5/2025 华信邮电挂牌转让诺基亚贝尔50%股权 11月5日消息,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告,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346628.9734万股股份(约占总股本的50%)挂牌转让。转让底价41亿元。 发表于:11/5/2025 研究称中国顶尖科学家数量2024年首次超越美国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科研在国际舞台上演绎了一出「后来者居上」的传奇。曾几何时,中国学者因论文数量激增而被称为「论文大国」,然而论文质量良莠不齐;而今,中国正逐步摆脱「数量取胜」的刻板印象,以更高的科研质量和领导力崭露头角。在国际科研合作的长跑比赛中,那位曾遥遥领先的选手开始感受到来自东方的脚步声 —— 中国正从追随者变为领跑者。这个转变不仅体现在发表论文的数量上,更反映在科研合作中角色的转变和成果影响力的提升上。一篇发表于顶刊 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中科院 1 区)的中美合作的的论文通过大量分析得出了该结论。论文作者来自武汉大学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 发表于:11/5/2025 2025年三季度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同比增长3.1% 11月5日消息,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33.13亿平方英吋,较第二季减少0.4%,较去年同期增加3.1%,显示市场复苏态势疲软。 发表于:11/5/2025 佳能纳米压印技术仍难以替代ASML EUV光刻机 在半导体制造的最前线,光刻技术一直是决定芯片性能与制程节点演进的关键瓶颈。荷兰半导体设备大厂ASML)凭借深紫外光(DUV)与极紫外光(EUV)光刻机,建立起几乎无可撼动的市场地位。然而,日本光学大厂佳能(Canon)正尝试以另一条路径突围,那就是纳米压印(Nanoimprint Lithography,NIL)。这项被视为“非光学”的新型图案转印技术,正被佳能定位为下一代芯片制程的潜在颠覆者。 发表于:11/5/2025 OpenAI CEO回应1.5万亿美元投资 11月4日消息,据外媒Business insider报道,OpenAI CEO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最近在Podcast 节目上,回应了外界对于OpenAI为何能承诺未来数年内投资超过1.5万亿美元投资的质疑。 发表于:11/5/2025 三星加速导入1c DRAM设备 全力推进HBM4量产 11月4日消息,据韩国媒体DealSite报导,三星电子正加速导入10nm级 1c 制程DRAM设备,目标在明年初启动HBM4量产,努力追赶已率先与英伟达签署HBM4供应合约并进入量产阶段的SK 海力士。 发表于:11/5/2025 «12345678910…»